angelica polymorpha
Angelica polymorpha,中文名为拐芹,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属于伞形科当归属。以下是关于这种植物的详细介绍:
形态特征
- 植株:高0.5-1.5米,根圆锥形,外皮灰棕色。
- 茎:单一,中空,有浅沟纹,节处常为紫色。
- 叶: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分裂,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状卵形,长15-30厘米,宽15-25厘米。小叶柄通常膝曲或弧形弯曲,末回裂片卵形或菱状长圆形,纸质,边缘有粗锯齿。
- 花:复伞形花序直径4-10厘米,花序梗、伞辐和花柄密生短糙毛。花瓣匙形至倒卵形,白色。
- 果实:长圆形至近长方形,基部凹入,长6-7毫米,宽3-5毫米,背棱短翅状,侧棱膨大成膜质的翅。
生长环境与分布
- 生长环境:生于山沟溪流旁、杂木林下、灌丛间及阴湿草丛中。
- 国内分布: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各地及河北、山东、江苏等省。
- 国外分布:朝鲜和日本。
物候期
- 花期:8-9月。
- 果期:9-10月。
用途
拐芹的根在传统医学中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。它在民间被称为“紫金砂”,其根在夏秋季节采挖后晒干可入药。
如果你对拐芹的形态特征或生长环境有更具体的问题,欢迎继续提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