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芥油药典

荆芥油是一种从中药荆芥(学名:Schizonepeta tenuifolia)中提取的挥发油,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右旋薄荷酮、消旋薄荷酮和少量右旋柠檬烯等。根据《中国药典》的相关规定,荆芥油的药用标准和质量控制指标如下:
1. 药典标准
- 挥发油含量:《中国药典》规定荆芥挥发油的含量不得低于0.60%(ml/g),荆芥穗挥发油的含量不得低于0.40%(ml/g)。
- 主要成分:
- 胡薄荷酮(C10H16O):含量不得低于0.020%。
- 荆芥苷A、B、C、D、E等单萜类化合物。
- 黄酮类化合物如香叶木素、芹菜素-7-O-葡萄糖苷等。
2. 药理作用
荆芥油具有多种药理作用,包括:
- 解热镇痛:荆芥油可直接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,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、降温作用。
- 抗菌抗炎:荆芥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,并对醋酸致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。
- 止血作用:荆芥炭和荆芥油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止血活性,其作用部位为脂溶性提取物(StE),可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。
- 抗病毒:荆芥油对甲型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等有抑制作用。
- 抗氧化:荆芥油中的迷迭香酸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。
3. 应用与制剂
荆芥油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中,如荆芥油泡沫气雾剂、荆芥油水凝胶等,用于治疗阴道炎等疾病。此外,荆芥油还可作为药用香料应用于日化产品。
4. 提取方法
荆芥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冷浸法、超声法和蒸馏法,其中冷浸法提取的挥发油含量最高,通常为油状浸膏。提取后的荆芥油需经过质量检测,确保其符合《中国药典》的规定。
5. 注意事项
荆芥油性辛温,归肺、胃经,主要用于解表散风、透疹、消肿止血等。但表虚自汗、阴虚火旺者应禁服。
总结
荆芥油作为中药荆芥的重要提取物,其药用价值体现在解热镇痛、抗菌抗炎、止血、抗病毒和抗氧化等方面。其质量控制严格遵循《中国药典》的标准,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日化产品中。在使用时需注意其性味归经及禁忌症,以确保安全有效。